???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始于隋代,盛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的全家岭村一带。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入民间并与民间音乐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主要用于民间庙会、取水伐马角、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后来每年过年时也在村中神庙前吹奏,其演奏的传统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类。
???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手抄传谱有80多种,使用的是唐代燕乐半字记谱法。其演奏形式分为行乐(行进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两大类。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俗称细乐,具有明显的唐代传统民族音乐风格和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常见的曲目有《清江颂》、《小曲子》、《八板》、《三联子》等。水会乐班一般为10多人到40人不等,每遇大型活动时还有仪仗队配合,阵容可达100人以上,有时也有锣鼓队配合壮势。
???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在乐队乐器构成、曲目、记谱法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抢救、?;ふ庖幻窦涮赜械囊衾中问?,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遭受重创后,多年来一直处于濒危状态,抢救、传承工作刻不容缓。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